你有没有养过狗?有没有给你的狗买过玩具?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玩具:一个塑料瓶子,上面印着“BadSpaniels”(坏脾气的西班牙猎犬)的字样,还有一只狗头和一堆粪便的图案?这个玩具是不是很搞笑?很有创意?
可是,你知道吗?这个玩具其实是抄袭了一个著名的威士忌品牌——杰克·丹尼尔(JackDaniel’s)。它的设计和标签都是模仿了杰克·丹尼尔的酒瓶,只不过把“JackDaniel’s”改成了“BadSpaniels”,把“OldNo.7”(老七号)改成了“OldNo.2”(老二号),把“TennesseeWhiskey”(田纳西威士忌)改成了“TennesseePooch”(田纳西狗),还加上了一些恶搞的元素。
这个玩具是由一个叫VIPProducts的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它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玩具,比如“ChewyVuiton”(咀嚼路易威登)、“SniffanyCo.”(斯妮芬妮公司)、“Furcedes”(毛皮奔驰)等等。这些玩具都是以一些知名的奢侈品牌为原型,然后加上一些幽默和讽刺的元素。
VIPProducts声称,这些玩具都是为了给狗主人和狗带来乐趣和幸福,也是为了对那些自认为高贵和优越的品牌进行一种调侃和批评。它认为,这些玩具都属于合理使用和言论自由的范畴,不应该受到任何商标法的限制。
可是,杰克·丹尼尔并不这么认为。它认为,VIPProducts的玩具侵犯了它的商标权和商誉,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它的形象和利益。它认为,这些玩具并不是真正的讽刺或评论,而是为了赚钱而利用它的商标。它认为,这些玩具并不好笑,而是恶心和低俗。
于是,杰克·丹尼尔就起诉了VIPProducts,要求其停止生产和销售这些玩具,并赔偿其损失和律师费。这场官司就此打响。
法院如何判?
你觉得法院会如何判呢?你觉得VIPProducts的玩具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呢?你觉得杰克·丹尼尔是否太敏感呢?你觉得这些玩具是否有言论自由的保护呢?
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件容易回答的事。事实上,这场官司经过了多年的拉锯战,最终上到了美国最高法院。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有过胜利和失败的时刻。
最初,一家地方法院判决VIPProducts赢了。法院认为,这些玩具是一种艺术表达,而不是一种商标使用。法院还认为,这些玩具不会让消费者混淆,而是会让他们笑。法院引用了一个叫做罗杰斯测试(Rogerstest)的标准,来判断一个商标在艺术表达中的使用是否合理。这个标准是根据一起关于电影《姬妮弗》(GingerandFred)和舞者罗杰斯(GingerRogers)的商标纠纷案而制定的。它的核心是,如果一个商标在艺术表达中的使用与作品的主题或内容有关,而且不会误导消费者,那么就可以免于商标侵权的指控。
杰克·丹尼尔对此不服,就上诉到了一个联邦上诉法院。这次,它赢了。上诉法院认为,罗杰斯测试只适用于那些有真正的艺术价值或社会意义的作品,而不适用于那些只是为了赚钱或娱乐的产品。上诉法院还认为,这些玩具并没有传达任何有意义的信息或评论,而只是利用了杰克·丹尼尔的商标来吸引注意力和增加销量。上诉法院说,“这些玩具不是一种讽刺或评论,而是一种模仿或拙劣的模仿”。
VIPProducts对此不服,就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了申请。最高法院同意了受理这个案件,并在年3月进行了听证。在听证中,双方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VIPProducts坚持认为,这些玩具是一种言论自由和创意自由的体现,它们既有娱乐性,也有批判性。它说,“我们不是在模仿杰克·丹尼尔,而是在模仿那些把自己当成神一样对待的品牌”。它还说,“我们不是在误导消费者,而是在让他们思考和笑”。
杰克·丹尼尔则反驳说,这些玩具并没有任何艺术或社会价值,而只是一种商业行为和商标滥用。它说,“这些玩具不是在表达任何观点或立场,而只是在利用我们的名声和商誉来牟利”。它还说,“这些玩具不仅侵犯了我们的商标权和商誉,还损害了我们的形象和品质”。
最高法院经过慎重考虑后,在年6月做出了裁决。结果是——杰克·丹尼尔赢了!最高法院以9比0的票数一致认为,罗杰斯测试不适用于VIPProducts的玩具,因为它们并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一种商标使用。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卡根在撰写的意见书中说,“当被告使用了一个商标来指示其自己的商品的来源时,也就是说,使用了一个商标作为商标,那么罗杰斯测试就不适用”。卡根还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罗杰斯测试适用的情况,比如一首歌曲《芭比娃娃》(BarbieGirl)和一个玩具品牌芭比(Barbie)之间的商标纠纷案。
这个裁决对于品牌所有者来说是一个胜利,因为它提高了恶搞产品抵御商标侵权指控的难度。一些法律专家说,这个裁决可能会迫使那些想要制作恶搞产品的公司更加小心谨慎,或者与被恶搞的品牌达成许可协议,或者找到更加有创意和不相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少人认为,这个裁决对于言论自由和创意自由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它缩小了恶搞产品可以享受的宪法保护的范围。一些法律专家说,这个裁决可能会抑制那些想要通过恶搞产品,来传达一些有趣或有意义信息及评论的人的热情和勇气。
你觉得名牌能不能被恶搞?大品牌会不会有点把自己当成神了呢?对此你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麻烦看官大人点一下页面右上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