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年1-3月进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其中一季度葡萄酒进口8.41万千升,同比下滑22%;进口额22.29亿元,同比下滑21.10%。
与之相比,进口啤酒尽管在今年3月进口量额双降,但一季度降幅维持在1.3%,达9.83万千升。进口额不降反增,达9.25亿元,同比增长3.20%。
葡萄酒与啤酒的进口量额差异明显并非偶然。实际上,在过去的年,进口酒市场各酒种表现均有明显差异,除上述两类外,包括威士忌、白兰地等都有不同程度涨跌。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口商分会数据显示,年,我国累计进口量19.39亿升,同比增长59.2%;酒类累计进口额54.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年进口酒类整体量额齐升,迎来了疫情重创后的第一个春天。
云酒头条复盘-近五年的进口酒数据发现,葡萄酒持续低迷、啤酒呈回暖趋势、烈酒风头正劲。而烈酒之下,白兰地再次刷新量额记录,且始终占据进口烈酒的龙头;威士忌量额在烈酒中占比持续上升,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进口葡萄酒谋求突围的同时,中国葡萄酒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或将使其率先迎来新机遇。而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烈酒成为进口酒恢复性增长的关键引擎,国内各大酒企纷纷布局威士忌产业,中国威士忌热的信号更加明晰。
(注:由于疫情影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口商分会仅披露了年1-6月数据)
进口葡萄酒低迷
中国葡萄酒恰逢新机遇
纵观进口酒五年数据,进口葡萄酒增长乏力的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此消彼长之间,中国葡萄酒或将迎来新机遇。
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口商分会发布的酒类进口数据,全年,我国葡萄酒进口量42.4万千升,同比下降1.36%;进口额16.91亿美元,同比下降7.39%。
横向而言,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并不乐观。云酒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