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威士忌的年份基本都是10年12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到底是高年份威士忌好,还是低年份的好?如果一定要发表看法,那么我觉得——有年份的不一定好,没年份的不一定坏,高年份不代表高品质。单从喝上去评判威士忌好坏的标准,不能看有年份还是没年份,而是要凭你自己的味觉来判断。独立装瓶商CompassBox曾经推出的“最贵的3年威士忌”ThreeYearOldDeluxe。因为调和威士忌必须标注最年轻的酒的年份,所以他们用了多款30年的基酒之后,再加上几滴3年的酒,然后卖着30年威士忌的价。那么有人就会说,不要过于迷恋年份的沉淀我们都知道,但是难道除了一个数字,就没有其他的信息了吗?当然不是,今天,就来聊聊一些关于威士忌年份的事儿。在蒸馏之后,得到的威士忌原液,通常是透明的,接着酒厂会将原酒放入木桶中陈酿。威士忌所体现出来的香气、颜色是原液在陈酿阶段与木桶发生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所以直到装瓶之前的这段陈化过程,我们可以理解成威士忌在木桶中的“年龄”。而为何要在这些特定“年龄”装瓶出售,那是因为木桶中的威士忌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一个最佳状态。通常来说,有三种年份标识方式的威士忌——单一年份蒸馏威士忌、有年份标识威士忌和无年份标识威士忌。年份标识方式的含义是什么?单一年份蒸馏威士忌(即Vintage)这是指威士忌蒸馏时的特定公历年份。在威士忌装瓶后,酒标上会明确标识出,这瓶威士忌蒸馏和装瓶的年份,一般指公历年份。因为每个年份的威士忌产量总数是固定的,所以喝完一瓶就少一瓶,也许是物以稀为贵,这也是单一年份被大众炒热的原因之一。有年份标识的威士忌(即AgeStatement)这里的“年份”就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年了,而是指威士忌从在橡木桶中陈酿,一直到装瓶的时长,你可以理解成“年龄”。比如说,一款威士忌,由陈酿12年和陈酿15年的原酒调和而成,那这款威士忌的年份标识就只能写12年,因为,按规定来说,酒标上标识的年限,只能往低靠。无年份标识的威士忌(即NonAgeStatement,简称NAS)所谓无年份威士忌,一般是新酒和老酒调和而成,酒厂生产无年份威士忌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掩饰底气薄的年份,有的则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在此之前,你应该已经了解了岁月带给烈酒在橡木桶中的熟成,不是越久越好。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想了解的可以进去看看:威士忌的年份是越老越好吗?年份标识的真正目是为了什么呢?在最开始,年份是为了市场性的因素,让人们易于分辨时间所造成的成本,后来年份变成了价格的指标,而价格后来成了决定的好坏心理因素,但是,对于调和工艺来说,年份的标示会是种创作的制约。年份的标示没有对错,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好坏判定唯一的标准。在近几年,全球威士忌需求量大增,众多苏格兰酒厂甚至将几十年积累的老酒库存销售一空。虽然自年以来,苏格兰的大部分酿酒厂开始增大酒产量,可是即便如此,他们最新一批的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也得等到年才有。更别说25年和30年的单一麦芽需要等到年了。在这种情况下,将蒸馏好的生命之水慢吞吞地陈酿个12年再推出的做法,很不合时宜。每桶酒在仓库里多存一天,酒厂一天就少卖几百瓶酒。但是太年轻的威士忌是不适合单独装瓶贩卖的——它们通常保持着新酒的粗粝感,香气又偏寡淡。于是,酒厂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把高年份、中年份和低年份的酒勾兑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持品质,又能提早卖掉一部分年轻的原酒回收资金,还能应对市场需求,一举三得。于是无年份威士忌因此流行。详情可以看看我的文章:无年份威士忌,是创新还是救命稻草?为什么威士忌的年份大多是10年、12年、15年、18年?一桶威士忌是否达到装瓶状态?威士忌陈放在酒桶里,怎么放,放多久,这些其实都是有讲究的。在威士忌的陈酿过程中,酒桶的材质,以及仓库整体环境,都会对桶内的烈酒产生显著影响,这些影响会在威士忌的风味中呈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威士忌陈放6年可以达到饮用状态,而它旁边的那桶,或许需要更长时间。所以说,面对一桶陈酿中的威士忌,是否可以直接装瓶,或是该如何装瓶(比如是否过桶、是否进行调和等等),对于酿酒师来说都是一个技术活。以苏格兰威士忌为例,判断一桶威士忌是否准备好,是风味和法律的共同作用。苏格兰的法律给出了最基本的指示。(橡木桶中陈化3年)不过在法律规定之外,就要看酿酒师和调配师对于威士忌风味的把握了。酿酒师需要做下面三个考量:●决定这桶酒需不需要继续陈放。就算是桶中的威士忌已经可以饮用了,酿酒师们有些时候依旧会出于培养风味的目的继续陈酿。●考虑这桶酒究竟是作为单桶发行,还是要参与到调和之中。●确认这桶酒是否从属于某个威士忌系列。我曾经看到镜阳秋老师说过一个观点:每家酒厂的出品并不一定相同,仅从技术性的角度考虑不管酒标上是否有酒龄标识,都没有特别的讲究。酒厂贴什么样的酒龄标识,只受两个因素影响,商业利润和它的库存。这个我认同。而且,这个得追溯到单一麦芽威士忌兴起的6、70年代。由于60年代调和威士忌的减产,那些作为调和原酒提供者的酒厂们为了生存开始出售单一麦芽威士忌。而且,随着酒厂以单一麦芽摆脱危机,闯出新市场的同时,关于年份的摸索也在悄然间形成了一套结论。简单说来,就是酒厂找到自己最受欢迎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年份”,这款威士忌就会成为酒厂的主打产品一直出下去,也省去了很多重新包装一个年份的精力和成本。至于酒厂为何把年份普遍定在了10、12、15、18年的这个问题。首先,关于10年。刚才说了,大家认定过低年份的酒还没有达到熟成的最佳状态,而且,8年、9年这种没有两位数的10年看着年份足,所以,10年就成了一个常规年份。至于12、15、18这些年份,可能是跟威士忌大公司芝华士兄弟有关。斯佩塞最早建厂之一的Strathisla作为芝华士的基酒被人们所熟知,年,当时以此蒸馏厂12年的桶作为基酒的芝华士12年推出后广受好评,同时12也是第一个在威士忌瓶子上标出作为年份的数字。就此在人们心中“12年”这个年份变成了一种经典符号。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酒厂的年份不会连排,而是间隔3、4年的年份分布。原因是12年的酒不仅使用刚好12年的酒来进行调配,13、14年等窖藏的同样会加入使用,再出13年、14年的威士忌就没啥意义了。而隔个3、4年的年份差,分档也比较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因此12、15、18、21这样的年份被许多酒厂沿用至今。当然了,“另类年份”除了在常规产品里会偶尔出现外,单桶(singlecask)的酒会更多,比如4年、5年、7年、17年等等……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状态如果我们以苏格兰的纬度和气候,来对应苏格兰不同年份的威士忌,那各个区间段的威士忌都会以何种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呢?1|6年~10年威士忌——懵懂的少年一般10年以内的威士忌算是青春洋溢,就像十七八岁的少年。他们青春洋溢,极具个性,又充满了极强的塑造力。目前我们在市面上能见到最低年份的威士忌是6年,而陈酿6年的威士忌,你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威士忌中的“生味儿”已经逐渐退去,酒桶开始给威士忌赋予温和的橡木风味。在这个阶段,威士忌虽然没有达到“风味馥郁,惊为天人”的地步,但是相较于刚刚装瓶的新酒而言,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而陈酿到第10年,则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在酒桶的影响下,酒体中风味的层次变得更加复杂——新酒的味道已经不复存在,酒体明显的变得醇厚。到这个时候,威士忌终于达到了“怡人”的饮用状态。2|12~15年威士忌——正盛的青春大多数12-15年的威士忌可谓正当年,丰富饱满充满力道,也正是最佳苏格兰威士忌的代表。虽然苏格兰法律明确规定新酒只要在橡木桶中陈化三年就可以称作威士忌,但很多时候在市面上最常见的酒款也已经是10年起跳。在酒桶的影响下,酒液不单从木桶吸取到更充足的味道,也摆脱了新酒那些不太融合、横冲直撞的感觉;可能你会以为这些入门年份的威士忌味道不够完美,但正因为还未受木桶影响太深,很多时候更能展现出各个酒厂更核心的一些个性。3|20~30年威士忌——睿智的壮年20-30年就如同威士忌中的成年人,有着许多岁月的经历,深沉而有智能,不过也没有太多年轻的冲劲了。在市场上,18到25年的威士忌已经算是不错的选择了,当然你亦要为此付出比初阶款式贵上数倍的价钱。长时间的熟成令口感和味道都达到了另一层次,以最浅白的方式来说,香味更为丰富和浓郁,入口更为顺滑、平衡,余蕴亦持续得更长;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最为黄金的一段时间,因为继续陈年下去当然这些酒也会继续改变,但有时候也未必是好的改变。4|30年以上威士忌——迟暮的老年30年以上的威士忌像是迟暮的老人,橡木桶的气味像过往岁月重重压在麦芽酒上的包袱,带点生命的苦涩,虽然酒汁风味极端复杂,但已经没有年轻的欢愉,也少了威士忌该有的活力。这些存量珍贵的老酒,很多时候包装也更为奢华,一般都是威士忌收藏家们的最爱。其实人们之所以偏爱高年份威士忌,是因为对于一款数十年的威士忌而言,可以品鉴的除了其口感,还有时间与空间带来的附加感受,高年份的魅力,往往是超越酒液本身而存在的。如果只是想喝点好的,就不用纠结年份了。年份之于威士忌,其实就如同年龄之于我们,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ixun.com/afhzz/1947.html


冀ICP备2021021249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