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bdfyy999.com/“特里,你打动过我。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清净的酒吧里一起清清静静的喝几杯酒。好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不跟你告别。我已经跟你道过别了,那时这么做还有意义。那时它意味着沉痛、孤寂、不可追回。”这是在《漫长的告别》里,马洛最后对特里说的一番话,这是告别,亦非告别。常常我们所说的每一声再见,无论是生离或者死别,都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就算千山万水、阴阳相隔,都希望彼此能再见一面,一声“再见”传达着思念、爱慕或者牵挂。而马洛对特里的告别,是永不再见的决裂,当他为特里盖棺定论“你是一个道德上的失败主义者”时,于他心中,那些在相交尚浅的时光里的默契和坚守,都不复存在,所以马洛说我不再和你告别,因为一切已毫无意义,过去代表着死亡,就让它冰冷地消失吧。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你总能看到它或多或少显现最深层、最隐秘的那部分人性,让你猛然间看到自己的内心,感觉到惭愧、安慰或者希望。同样的,《漫长的告别》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欲望、纠葛和自私。它是如此的犀利而又让人难以放下,以至于村上春树在四十年间反反复复读了十来遍。村上春树将它奉为人生之书,是他最爱的小说,没有之一。用村上君自己的话来说:“它是部完美的杰作,极其出类拔萃。如果允许我用夸张的表述,那几乎达到了梦幻的境界。”小说的作者雷蒙德·钱德勒,美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对现代推理小说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以侦探小说步入经典文学殿堂的作家。这本小说是钱德勒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同时,在她身边写完的,直到一九五四年妻子去世。钱德勒一直深爱着妻子,一个比他大十八岁的女人,与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又十个月零两天,所以《漫长的告别》这本书里,也总弥漫着一丝伤感和离别的气息。《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是他的第六本长篇著作,荣获了“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小说没有让人惊叹的推理剧情,甚至有些老套和平淡,主角马洛,一位私人侦探,身份普通,在一次偶然的邂逅,进而卷入到一桩谋杀案中,甚至不顾生命的危险,试图揭开事件原来的面目。它没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读者,而是将一个个鲜活矛盾的人物展示在你眼前,让你扼腕叹息,掩卷沉思。马洛与特里的邂逅,内心的坚守。马洛与特里,总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和盖茨比。硬派侦探马洛与杀人嫌疑特里的邂逅令人印象深刻。一出场格外醒目的特里,帅气、绅士、即使烂醉如泥也彬彬有礼,身上有着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人。马洛亦被特里吸引,特里与生俱来的忧郁和优雅,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痛,以及掩藏在那张破损的,苍白的脸之下的炙热情感。马洛感受到特里与自己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拥有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坚守,这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愫一直让他对特里有着坚定的信任。所以在特里带着一把枪找马洛,说他妻子西尔维娅被杀了的时候;在警察认定特里就是杀人犯的时侯,马洛对特里是深信不疑的,他始终认定特里没有杀人,就如他所言:“我本来应该是铁石心肠的,可是这个家伙的一些东西触动了我。我说不清那是什么,也许是他的白发,是他的带着伤痕的脸,或是他的清澈的嗓音和他的彬彬有礼。其实这就足够了。”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当尼克看到盖茨比,同样有着深深的触动。盖茨比保留着爱情的梦想,飞蛾扑火般奔向黛西,心中对美好的执着在纸醉金迷的世界弥足珍贵。特里和盖茨比,在现实世界中注定被摧毁,被践踏,但是,也正因此才激发人们更多的反省。每个觉醒的人都希望能像盖茨比一样,“信奉那盏绿灯,那个一年年离我们渐渐远去的完美未来。我们从前抓不到他,不过不要紧: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手伸得更远,总有那么一个早上,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不断地被推向过去。”人类注定要同时经历着幸福与痛苦,犹如跨越在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之间备受煎熬。我们散落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被欲望驱逐,被妄想包裹,害怕着孤独。于是,我们追求金钱、权势、地位,我们在廉价的爱情里打转,只是在少有的清醒中,我们依然有权利去追寻那一盏“绿灯”,这亦是人性光辉所在:对美好的追求,对善良的坚持。马洛和钱穆勒,都是被冷酷的现实世界伤害的勇士。人们常用”高贵“这个字眼来形容钱穆勒笔下的马洛。初看马洛是一个愤怒暴躁的人,他对一切都不满意,他总是语带讥讽,周遭的人都搞得不自在。在他眼里,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根本不用客气。他也因此老是因此挨揍,警察殴过他,罪犯不放过他,连女人也没少对他发起攻击。但是,马洛却是行走于黑暗世界的骑士,为了案件的真相,他不顾各方的阻挠展开调查。阻挠他的人有律师,有黑帮,有死者的父亲——亿万富翁哈兰·波特,甚至特里本人也暗示他不要调查了,但马洛仍然坚持着,面对罪恶而决不妥协,连暂时低头都不肯,为心中那份坚守从不后悔。在马洛身上,我们多多少少能看到钱穆勒的影子。年出生的钱德勒50岁之前的人生可用潦倒来形容,他贫困交加,为生存终日奔波,也因此饱受人情冷暖,一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最后酗酒成性。他一定对这个世界的黑暗深有感悟,而且不甘心将就;他是一个多么尖刻,同时也是骄傲和单纯的人。读完《漫长的告别》,你十有八九会喜欢上钱德勒,他烟不离口,以酒为命,爱猫,拒绝任何奖项,却又有着对妻子的满腔深情。他说自己是“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内里的傲慢自大的不协调的混合物”,最后孤零零地死在他乡,只有十七个人参加了他的葬礼。钱穆勒借马洛之口,抨击了这个欲望横流的金钱社会:“金钱有个特别之处,数量大了,它就会拥有自己的生命,甚至自己的道德准则。金钱的力量会变得难以控制。人类向来是贪婪的动物。人口的增长,战争的海量消耗,抢夺性重税的无止境压力——这些东西让人类变得越来越贪婪。普通人活得疲惫而惶恐,一个疲惫而惶恐的人负担不了理想。”不肯低头的斗争,让我想起另一位黑暗时代里的民族英雄——鲁迅先生,他和钱穆勒一样拥有一颗不可屈服的心脏。他以笔为矛,用文字刺向敌人心脏,用语言唤醒民众。作为批判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不论是在晚清时期,还是民国时期,鲁迅先生都敢于把当政者的问题和丑陋揭示出来,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的标杆,如同他的宣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正是有他们这些坚持自我,坚守内心的勇士,我们才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才能找到前行的灯塔。告别意味着过去已死亡,但未来已重生。如果说这是一本弥漫着伤感离别的小说,那么不知道你是否能从中读到希望和未来。书中每一次死亡,特里妻子西尔维娅的被杀,作家韦德离奇的自杀,艾琳最后的绝望离世,包括特里的改名换姓的逃离,所有的死亡截断了过去,消失的人带走了属于他的时间和空间,但总有那么些东西无法抹掉,它仿佛冬夜里偶尔听到的寒风号叫,凄厉而短暂,在不断地提醒着你和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勇敢面对不堪的自己。费尔南多佩索阿在诗中说到:“死亡是道路拐弯,死,不是别的,只是从视线中退出。我听见,你走在前面,像我一样真实。”也许死亡真正的意义在于让人类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去挖掘生命的意义,去寻找活着的真谛。我们的人生之中亦会有许多的告别,简单或者深刻,有时会在告别许久之后才能领悟这种告别的意义。告别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生活或一个习惯,都是我们要终其一生都在学习的事。有些时候,是我们要主动去告别,以一种转身的姿态离开,有时候我们是被动的告别,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管是哪一种离别,我们都要好好的面对它,”说一声再见,就死亡一点点。“最后,我们以书中的一段作为文章的告别,愿螺丝起子酒的清冽能够陪伴着你:“忘了这件事也忘了我吧,不过还是先去维克多那儿为我喝一杯螺丝起子。下次你煮咖啡的时候,给我倒一杯,里面加点波本威士忌,给我点一支烟,放在杯子旁边。然后就忘记这整件事吧。特里·莱诺克斯就此退场。那么,再见了。”——《漫长的告别》第12章————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