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书情年2月不要温顺地走进那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8012.html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老年在日暮之时应当燃烧与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临终时明智的人虽然懂得黑暗逍遥,

因为他们的话语已迸不出丝毫电光,

却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善良的人翻腾最后一浪,高呼着辉煌,

他们脆弱的善行曾在绿色港湾里跳荡,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狂暴的人曾抓住并诵唱飞翔的太阳,

虽然为时太晚,却明了途中的哀伤,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狄兰?托马斯诗选》

作者:狄兰?托马斯

定价:32.00

狄兰?托马斯(—)是20世纪30年代英美最杰出的诗人,掀开英美诗歌史上新的篇章。他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粗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謹;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他前期的许多作品晦涩难懂,尽管后期的作品清晰明快,但某些细节依然令人疑惑。由于狄兰?托马斯是一位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诗人,前辈翻译家一般不太愿意去翻译他,一般的译者很难读懂他的诗歌原文,故而80年代前期见不到相关的译本——除了巫宁坤教授译过五首,并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

年,狄兰?托马斯在为回应威尔士一大学生的访谈而写的一篇《诗艺笔记》里谈道:“我写诗最早的起因源于对词语的偏爱。我记得最早的一首诗是童谣,在能阅读这些童谣之前,我喜欢的只是童谣的词语。至于词语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或意味着什么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第一次听到词语的声音,从遥远的、不甚了解却生活在我的世界里的大人嘴唇上发出的声音。词语,对我而言,仿佛就像钟声的音符、乐器的声响、风声、雨声、海浪声、送奶车发出的嘎嘎声、鹅卵石上传来的马蹄声、枝条敲打窗棂声,或许就像天生的聋子奇迹般地找到了听觉。我不关心词语说些什么,也不关心词语对杰克与吉尔意味着什么。我关心词语命名或描述行动时在我的耳朵里构成的声音形态;我关心词语投射到我双眼时的音色。”

“DoNotGoGentleintoThatGoodNight”(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这首诗在英国属于中小学生皆要求全文背诵的诗,创作于年。当时,狄兰?托马斯的父亲已步入耄耋之年,诗人以这首诗鼓励父亲与每况愈下的视力以及健康状况斗争,而非逆来顺受。而在年11月9日,托马斯本人却因连喝了18杯威士忌而暴毙,年仅三十九岁。

《荷尔德林诗集》

作者:荷尔德林

定价:58.00

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

——海德格尔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海子

本书收录了荷尔德林的绝大部分诗歌,共计一百六十七首,包含了诗人所创作的颂诗、颂歌、悲歌、短诗和箴言诗。以最新的德语版精编《荷尔德林诗全集》为底本译出,原编者给出的必要注释和说明文字亦一并译出。

作者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都囊括其中,如《内卡河》《生命的历程》《橡树林》《致以太》,以及众多长诗如《还乡》《日耳曼尼亚》《莱茵河》《帕特摩斯》《恩培多克勒》《怀念》等,尤其是他的长篇颂歌《和平庆典》,无一遗漏。其中,诗人的代表作《狄奥提玛》收录了九个稿本的写作内容,《人民之声》两个稿本,《帕特摩斯》两个稿本,《唯一者》两个稿本。对比和研究荷尔德林的改写,是很有兴味的阅读形式。这种编排体例,或能有助于读者深入观察荷尔德林的诗艺和内心。

《安魂》

作者:周大新

定价:33.00

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失独之痛

一个父亲的泣血之书

以彻底的真诚和勇气直面死亡从哲学的广度和高度反思生命

献给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灾难而失去儿女的父母

《安魂》是一对父子两个灵魂坦诚而揪心的隔空对话。总体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回忆儿子周宁生前之成长;下半部分则是儿子周宁进入天国之后的哲人思想与精神锻炼。父亲在对话中回视自己的人生,发出痛彻心肺的忏悔;儿子在对话中细说自己对死亡的体验,告知天国的奇异图景。真实和虚构交错,当下的无奈和想象中的极乐互现,既让人感到沉重,又使人获得解脱。上半部分偏于实,下半部分偏于虚,一虚一实,共同呈现出周大新对儿子沉痛的思念,对人世深切的思考。

死亡是人生的结局,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本书零距离观察死亡,对人的最后归宿展开想象,既是对死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宽慰,是一支沉郁中夹着旷达的安魂曲。

《柳青传》

作者:刘可风

定价:36.00

柳青是建国后三十年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业史》深刻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农村的巨大变革,他身体践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zixun.com/afhzp/2188.html


冀ICP备2021021249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