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年第一季度进口酒数据:总体来看,进口的烈酒、葡萄酒、啤酒等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烈酒中,威士忌和英国成为最大赢家,保持了量额均价的“三增”态势;葡萄酒跌幅上双,但在逐渐缩小与烈酒的进口额差距。
威士忌保持高速增长,英国烈酒在中国占比超两成年的进口烈酒,全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很多业内人士预测,这种增长很难持续,今年将会逐渐恢复正常。不出所料,今年一季度,白兰地、伏特加、杜松子酒都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白兰地,进口量只有吨,进口额2.34亿美元,分别下降了36.51%和20.80%。进口白兰地的下滑主要因为法国白兰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法国在中国白兰地市场占比达到98.95%,但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下降36.21%和20.74%,这也导致了行业性的下滑。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威士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威士忌进口量吨,进口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9%和28.67%,在烈酒进口中的占比达到27.2%,将近三成。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威士忌“三剑客”——英国、日本、美国量价额齐升,三剑客占比高达96%,其中英国一家占比就高达80.38%,这也使得拉升了整个进口威士忌品类的数据。
得益于英国威士忌的表现,使得英国烈酒在中国市场烈酒进口中占比超过两成,达到22.61%,也成为今年一季度最大的赢家!
关于进口烈酒的表现,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法国酒包括白兰地的全方位提价,使得酒商进口的时候,多了很多顾虑;俄乌战争影响伏特加的出口,也使得很多酒商持观望态度,希望等战争结束后再买进;日本威士忌在中国流行,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现象,酒商持续买进并且加大投入。
进口葡萄酒降幅加大,有望在二三季度得以改观今年第一季度,葡萄酒降幅加大,进口量8.37万吨,同比下降22%,进口额3.5亿美元,下降20%,在酒类进口总额中占比同去年全年相比回升7个百分点至37.8%。
相比起年葡萄酒全年的低位徘徊,今年第一季度这种降幅加剧,主要是因为进口酒均价提高,导致进口量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法国酒均价达到7.04美元,同比增长15%;智利酒均价2.52美元,同比增长7.28%。价格上涨使得中国酒商收缩了进口量,对于价格走势持观望态度。
去年几大进口酒来源国“纷抢”澳洲酒的市场份额,使得去年进口酒整体虽然略有下滑,但降幅不大,行业格局加速洗牌。今年第一季度,在这种格局已经成型的情况下,进口数据整体走低也在预期之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排名前五的进口酒来源国中,法国占比43.46%、智利达到24.06%,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为10%和8%,而美国酒量减额增,进口均价增长了1.45倍,以3.17%的市场占比跻身五强。
对此,分析家认为,进口酒第二季度的数据可能仍然不会好看:一方面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俄乌战争、运费上涨、货运风险等因素仍在;另一方面中国国内抗疫局势,尤其是上海“封城”,对于进口酒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很多产品无法及时报关,只能在港口漂着。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年第一季度进口葡萄酒数据下滑,有因为疫情控制无法报关的原因,这些没有报关的产品是无法进入到统计数据中的,而一旦比如上海这样的进口酒桥头堡城市解封,进口数据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种局面有望在二三季度得以改观。
这是一场行业的大聚会,热点的大汇集,趋势的大融合,厂商的大狂欢。
点击下方图片,来线上春糖,共舞线上,共赢招商大时代!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店铺
本期编辑:Nax
监制:Candy
推荐阅读进口葡萄酒“涨价潮”已至,下半年消费者或有明显感受玻璃瓶全球短缺,国内酒商认为“涨价难!”年1-2月葡萄酒进口数据发布,春天还有多远?↓↓↓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